公司動態
Bioforcen技術戰略合作顧問Asia University龍希文教授受邀老年國際論壇 (SCSI 2015)作「老年步態分析與輔具設計」專題演講,引發國際學者高度關注和熱烈討論!
亞洲大學(Asia University, Taiwan)商設系教授龍希文(Dr. Chi-Wen Lung)先生,受邀出席2015年10月13日至15日在中國北京市,由「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」與「北京城市系統工程研究中心」,共同主辦的「老年服務科學與創新國際論壇」(International Forum on Senior Care Science and Innovation, SCSI 2015),并于大會發表近年的研究成果「老年步態分析與輔具設計」 (Gait Analysis and Assistive Technology Design in Elderly People),獲得國際老人問題專家學者們的高度關注和熱烈討論
今年的老年國際論壇,主辦單位之一的北京城市系統工程研究中心劉建兵博士/副研究員指出,現代技術需要應用于養老服務,而此服務目前正朝向智慧化或數字化,因為有創新思維,才會有各項不同的新型服務不斷出現。然而這些需要在社會上得到普遍的應用。所以這種創新是有跨學科性,要將多種知識整合與合作。特別是需要老年學(社會學、醫學、心理與認知等學科),與服務科學與工程(工程、IT、管理、創新等),這兩大領域的知識一同努力。本次論壇邀請來自德國、芬蘭、荷蘭、澳大利亞、韓國、西班牙、臺灣,和大陸近40位專家、學者、領導和企業家,一同論壇中進行演講和交流,相關大陸政府單位官員也介紹和解讀“十三五”期間,大陸的政策和規劃。
此國際論壇每年規劃設立一至二個特別的論壇。就某些議題,邀請不同學科背景的專家,進行深入的專題介紹和交流。本次論壇今年設立了一個子議題「環境適老性改造與輔具」,邀請了長期從事步態研究和輔具的商設系龍希文教授,深入說明近期的學術研究與輔具設計的成果。
「老年人的輔具設計,可以在研究中獲得新的創新思維!」龍希文教授說,目前研究走路姿勢的步態研究,也可以評估老年人行走時的輔具適用性,尤其臺灣老年人數越來越多,甚至有逐年攀升趨勢,對于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在使用輔具時,需要有更良好的保障。此議題的主持人為北京城市系統工程研究中心朱偉博士/副主任,他在會中明確指出,目前臺灣老人輔具與步態研究成果的前瞻性,對于大陸學者和研究專家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!
當講演結束,參加論壇的來賓討論如何將步態分析成果,實際應用于老人行走輔具。龍希文教授指出,走路不僅僅只有速度,還有步態周期的細分,包括周期內各時間的步寬和步長。若老人配上輔具行走,如手杖或助行器,便要將輔具的寬度計算于步寛內,而步態周期是分為單腳站立期和雙腳站立期,此時的步寬便能計算出不同時期的重心位置改變,可以進一步分析重心偏移量,以預防并降低老人跌倒的危險。
步態周期劃分
足底壓力印跡及其地面反作用力(Fz)
成年人步態周期空間域數據
老年人步態周期時間域數據
快速評估下肢生物力線和足底壓力
亞洲大學商設系龍希文教授 (右一),在論壇中演講后,引發熱烈討論
亞洲大學商設系龍希文教授 (左一)會后與來賓們討論步態研究與輔具設計的現有問題